发布时间:2019-11-30 19:31 文章来源:
据2017年数据统计,每年约100万家企业倒闭,平均每分钟有2家企业倒闭;4000多万中小企业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%;10年以上的不到2%;换而言之,10年内超过98%的中小型企业最终走向阵亡。2017年到2018年迎来了冬天,行业大佬们纷纷“唱衰”人工智能创业,“倒闭潮”随之而来。
尽管如此,很多创业者可能心有疑惑,当今创业失败率远远高于上世纪仅仅是因为市场的差异吗?
信息化时代造成竞争者增多
上世纪90年代,创业者比较少,并且落后的信息条件一定程度上封锁了创业者的思路,所以不存在侵权、复制创业,竞争不是很激烈。由于竞争对手少,客户集中,创业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。而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,微信、自媒体平台、抖音等网络渠道曝光创业项目的可能性很大,造成跟风创业、争抢客户。最后,随着形势的发展,会倒闭一部分创业者,另一部分创业者又开始进入这个项目当中,或者说进入这个行业当中。由于存在残酷的竞争,形成不了稳定的客户,使得创业者很难把客户黏住。
创业者心态的不同
除了公司的产品、业务,创业者的管理、人事、心智也是创业能否成功的一大因素。上世纪,60-80年代创业者经历了长期低迷的经济到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:中国经济自1991年出现回升,GDP从1990年的3.8%上升到1993年的8.0%,1993年上半年,全年GDP增长13.4%,1994年全年增幅为118%。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60—80年代的人更懂得奋斗的意义,更珍惜得来不易的生活,因此心智上更成熟,拥有创业需要的众多品质:坚持,恒心,忍耐.......。然而,速成论、成功论等当代热潮加剧了创业者浮躁的心态,且优越的社会环境造就创业所需优良品质的几率较低。
创始人团队的局限性
创始人团队都是朋友关系居多,创业开始时,心情澎湃,如随便阐述一下自己的创业想法,把前景描绘的天花乱坠,似乎一年后就能把BAT赶超了、把小米也颠覆了,随着时间的推移,问题就出来了,团队结构、个人兴趣、价值观等问题互相冲突,使得团队一拍即散。
若非时势造英雄,就自己创造条件
龙文博,贵州新华电脑学院13级电商学子,在校区间,善于与周围的同学交流,喜欢思考问题,勤学好问,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偏执劲。毕业后自主创业,经过三四年在电商行业内摸爬滚打的他已经是锦屏县2016年“十佳优秀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”合伙人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