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7-12-10 21:41 文章来源:
世界中餐名厨交流协会副会长、中国楚菜大师卢永良大师,中国辽菜大师刘敬贤大师,中国湘菜大师许菊云大师,中国点心状元葛贤萼大师,新加坡厨界教父黄清标大师,中国津菜大师赵嘉祥大师,中国闽菜大师童辉星大师,中国徽菜大师鲍兴大师,中国吉菜创始人唐文大师,中国新派菜大师洪志坚大师,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。
提到辽菜创始人刘敬贤大师,餐饮界和烹饪界的人对他的故事肯定如数家珍,甚至是很多人将他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,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刘敬贤大师的厨师之路吧。
学厨记: 宝剑峰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
由于所谓的“出身问题”,年少时的刘敬贤与大学失之交臂。他苦闷、愤慨、彷徨。当一切痛苦和困惑在煎熬中慢慢沉寂,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,寻找出路。
1963年,在沈阳市中西餐高级厨师培训班学习,后于香雪饭店学徒。学徒的日子并没有想象的好,当时刘敬贤每天所能做的,不过是“没完没了”地掏炉灰、打扫卫生。“后来我才明白,学徒时差不多都这样,都要先从杂活干起,等师傅看好你了才传艺。”后来刘敬贤从与他人的谈话中了解到。
“要达到师傅的水准,一要靠领悟;二要有钻研的态度,缺一不可。”刘敬贤大师回忆说“所谓领悟,就是师傅每次教完后,反复练习琢磨,练习的次数越多,领悟得也就越深。逐渐掌握了各道名菜的制作要领,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师傅们的赞许和认可,几年后,当刘敬贤学成毕业时,被分配到一家著名的大饭店工作,一干就是十多年……
扬名记:小小灶台,人生大舞台
1983年11月8日。建国以来全国首届烹饪大赛在人民大会堂摆开擂台,天下各路豪杰齐聚京城,一决高下。辽宁派出了包括刘敬贤在内的四名厨师参赛。没想到刘敬贤借“兰花熊掌”“红梅鱼肚”“ 凤腿鲜鲍”“ 游龙戏凤”四道辽菜夺得全国首届烹饪大赛冠军。
刘敬贤与同去的人都没有意识到,这次夺冠对于弘扬辽菜所起到的深远意义。国内各大媒体在报道刘敬贤夺冠的同时,都不免要提及辽菜,有的评价说“这是新兴的菜系”,有的则说“辽菜自成一体”。在刘敬贤夺冠不久,中国的餐饮界产生了第九大菜系—辽菜,辽菜终于绽放出耀眼的光彩。刘敬贤因辽菜而一名惊人,辽菜因他而名扬天下。
传扬记:做人如做菜,火候要恰到好处
当香港一家著名餐饮企业获悉刘敬贤获奖,力邀他赴港举办“冠军名厨宴”。
1984年4月,刘敬贤一到香港就惊呆了,他要举行表演的那家饭店挂着数十米高的大红条幅“中国首次全国厨艺大赛第一名刘敬贤来港献艺”,三千元一桌的宴席在广告登出三天内被订一空……刘敬贤心绪涌动,他深知,从这一刻起,个人的得失成败都将与辽菜的传播、振兴无法分开。后来刘敬贤还先后出访澳门、台湾、日本、新加坡、泰国、美国……无不引起当地的轰动。
相关文章